
今年上半年,贵州普安县实现干茶产量2336吨,产值6.57亿元,进入夏季,茶园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短暂休眠后,再次焕发新生机,迎来夏茶大面积开采的好时光,当地茶企积极组织劳动力抢“鲜”下树茶青,加足马力生产大宗茶,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势头,预计今年全县夏秋茶产量达5560吨,产值达1.13亿元,将带动采摘夏秋茶茶农实现亩均增收超2200多元,茶产业的兴旺成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加速的好产业。
近年来,普安县把茶产业作为在脱贫攻坚中“一县一业”扶贫的支柱型产业,进行倾力打造,声名鹊起“普安红”品牌,如今已成为贵州茶的一张名片之一。
普安县茶叶种植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在江西坡建设万亩茶场,九十年代全国不少企业蜂拥普安收购茶青,价格不菲的顶级名茶其实不少都是普安茶。在普安万亩茶场不远的山林中,生长着2万多株野生四球古茶树,1963-1965年之间,贵州省茶叶土产公司对普安县普白林场进行野生茶资源调查时被发现,是我国较早发现的茶树新品种之一,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根据贵州普安大茶树特征定名。据普查,普安四球茶主要分布在青山、新店、楼下等乡镇,共2万多株,其中青山普白林场一处就分布有5000株左右,树龄上千年的有上百株,成片就达2000多亩,较大的古茶树树高9米,冠幅9米,主干基部周长1.75米,树龄4800年。普安一地现存野生四球古茶树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树龄之长,堪称世界唯一、普安独有。
近年来,普安县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推进后,产业发展成绩喜人、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植茶叶14.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9.1万亩,已累计带动全县10227户43271人实现增收致富。(测试文章)